福建省闽清第一中学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闽清一中梅园文学社学生作品选登(一)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9-13 09:08

闽清一中梅园文学社学生作品选登(一)

因“小”失“大”的母亲  

闽清一中梅园文社高三(8)  林彦楠          

面对给自己让位的杨女士落下的手机,母亲选择了占有,全然不顾女儿要还手机的自然行为。我认为这位母亲的行为实在是因小失大。      

显然,母亲得到了一部可能价值不菲的手机,一部不属于自己的手机。除了滋生一种“原来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的畸形的心理之外,这部手机,是她唯一的收获。然而,她并不知道,自己所付出的代价有多么沉重。                              

首先,她的人格至此有了一个污点——恩将仇报。恩将仇报,自古以来为人所不耻。杨女士好心让座,而母亲非但不感激反而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让杨女士蒙受一笔损失。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也许都有人存在这种思想,但恩将仇报者必然遭到有正义感的人的口诛笔伐。君不见,当年哥伦布登上美洲新大陆,受尽土著恩泽——食物、衣物、药物。而印第安人得到的是奴役、是屠戮。即便哥伦布开拓宇宙疆土,也不能抹去他恩将仇报的人格污点。人类所优于其他生物是思想,而母亲的行为则搅浑了人类自身最珍贵的部分。其次,她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教育女儿的机会,反而给女儿植下一个畸形的价值观——人可以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损害他人的利益,甚至是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人之初,性本善”,小女孩内心有着简单干净的想法:归还手机;而母亲的行为无异于将女儿推向教育残次品的一段。我疑惑于在孩子面前普遍保持光辉形象的父母的一致观念下,母亲还要为了一部手机而误导女儿的原因,大概是中了“贪小便宜”之毒之深吧!社会上“地沟油”、“苏丹红”似也来源于此。“贪利”之念甚是普遍。由此观之,加强对国民的道德教育极为迫切。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母亲失去了一次教育女儿的机会,长远看来,受害的仍是母亲自己      

最后,母亲的行为在社会上传播了负能量。事件引起反响后,谁愿意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谁不得提心掉胆地护着钱包、手机,提防公交车上的“母亲”?其实,社会上恩将仇报之举不在少数。郭强下水救人牺牲,被救者诬其因感情原因自杀。这怎么能不让人心寒?母亲不为挽救持续下滑的社会信任感作贡献就罢了,反而以近乎肮脏的行为进一步侵蚀着这个有点欠健康的社会的肌体。难道她希望天下的“小悦悦”再多些么?她希望天下有更多的“大头娃娃”痴痴呆呆地过一辈吗?                  

人趋利是本能,但遵守不妨碍他人生存的底线也必须是每一个公民的准则。希望母亲能悬崖勒马,找到杨女士道个歉,为自己的品格,为孩子的教育,为社会的公信力而作些努力!    

愿天下所有的人遇事三思,切忌因小失大。
    点评本文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开篇明义,表明自己的态度,开启全文。承接文中得“小”失“大”之后,转而重点阐述“失大”的内容、原因及危害。最后总结指出正确的做法。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起承转合脉络清晰,还能做到收放自如,特别在考场上完成此习作,实属不易。 (指导老师  黄继敏)

 

逃离“北上广”,为青春减压

                      闽清一中梅园文社  高三(8)  郑诗洋

 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逃离“北上广”成为社会现象。我认为,逃离“北上广”,不失为一种长远的人生选择。

   诚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生活,享受更好的服务设施,有更多就业机会和发挥聪明才智之地。但到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去安放青春也体现了这种选择的意义和价值。

对个人而言,逃离“北上广”,虽意味着放弃了更高薪的工作和更优越的生活服务享受,但却逃离了许多人无奈拥有的“蜗居”生活和对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精神负担。当出门风沙迷眼,工作、生活在拥挤的人潮中时,对更自由的生活渴求便不可避免。当生存的需求已满足时,追求生活更美好便成了必然的选择。

况且,在如今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北上广”等城市的环境容纳量明显已日趋饱和。更多的人涌入这些城市无疑会加大环境的负担,且人们的幸福指数在不断下降。所以,逃离“北上广”,也有助于为环境减压。

同时,逃离“北上广”,也有助于满足社会需求。一线城市已先期发展起来,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也势在必行。大量劳动力和技术人才的涌入便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有不少大学生回家种地的新闻也频繁见之报端,这无疑是一种新选择。耕地的荒废和减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由于传统的观念,使我们对农民的职业或多或少存在偏见,认为这是一个辛苦而报酬又低的工作。可事实告诉我们,有了知识和技术的储备,农民一样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与财富。而那些选择二三线城市,甚至到农村去安放青春的年轻人便是选择这种方式释放青春,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热,为了选择逃离“北上广”的人有途径、有方向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国家应多关注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便利。同时,也为了选择留下的人生活得更舒心,国家应加强对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当越来越多的人迫不得已逃离时,便不是理想追求的问题了。

逃离“北上广”,为青春减压,实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点评:这也是一篇考场作文。作者在开宗明义、回答任务后,在主体展开部分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阐述逃离“北上广”的原因,原因分析渗透了作者强烈地关心、关注现实意识,可见作者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最后,能提出举措,解决问题。是一篇较为规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导老师  黄继敏)

逃离“北上广”,才是明智之举

福建省闽清一中梅园文社  高三(1)梁振鑫

逃离“北上广”是一种社会现象,即逃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是否逃离“北上广”,何处安放青春?这或许是一个困扰许多人的问题。但在我看来,逃离“北上广”,才是明智之举。

   诚然,留在“北上广”有其好处,诸如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广阔的就业门路,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齐全的基础设施,这些在非一线城市是享受不到的。同时,生活在“北上广”,也就有更多的与社会名流交往的机会,也能开阔人的视野和见识。

   但是,这一切也就意味着各方面的消费水平更高,生活开支更大,生存和发展的资本要付出更多。这就要求你有足够的薪金才能享受这一切。倘若你的薪水不高,囊中羞涩,捉襟见肘,恐怕你就只能“蜗居”在城市了,成了“蚁族”一员。这时的“北上广”,恐怕就不能愉快、安稳地安放你的青春了,选择逃离还为时不晚。

   此外,“北上广”作为一线城市,环境污染严重,雾霾日多,空气能见度低,人们的健康受到极大威胁,柴静《苍穹之下》已经给我们深刻的警醒。而二三线城市特别是农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不受环境污染困扰;且民风淳朴,邻里乡亲友好往来,“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好一派其乐融融之景象。

   再者,时至今日,国家出台大量区域发展政策,如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促进了一大批二三线城市的崛起;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都让农村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且竞争压力小,空间也更为开阔。所以与其蜗居“北上广”,倒不如到二三线城市或农村去,让青春浪漫些。正如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一书中说:“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

   当然,值得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许多在二三线城市或农村成就了自己事业、安放了自己的青春的人。马云最初的事业也只是在自己的家乡杭州,在杭州做大做强了,才进军“北上广”;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不留在一线城市,到农村当村官,从基层做起,让自己的青春在新农村建设中熠熠生辉。

 综上所述,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或农村,“何陋之有?”。因此,逃离“北上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作者能根据任务,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逃离‘北上广’”和“安放青春”等关键词,来完成写作任务。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从多个层面阐述了一线城市的弊端,如“消费水平高、生活成本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在“破”中“立”起,也阐述了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的优点,并类比延伸,以鲜活例子佐证。最后,水到渠成,归纳总结,再次总结重申观点。可谓是一篇有理有据、结构严密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导老师  夏月香)

【作品争鸣】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闽清一中、莆田二中集团校联考作文)

近日媒体报道,毕业于上海交大工科专业的李宏烨,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毕业后却改行做了相声创作者和表演者。李宏烨在采访中表示,对于相声,自己既有热情,也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是一时脑热之举。这一“反差萌”,吸引了近9000个网友为其点赞。有网友评价他是“相声界学历最强,学术界相声最棒”。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博士应在所学领域开展学术研究,进行学术创造;博士转行是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是学术界的损失。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李宏烨或网友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反对方】

博士转行----学术界的损失  

闽清一中梅园文社    高三(1) 池周颖                            

毕业于上海交大工科专业的李宏烨,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毕业后却改行做了相声创作者和表演者。这一“反差萌”举动,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赞成者评价他“相声界学历最强,学术界相声最棒”,也有反对者认为博士转行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是学术界的损失。我也认为博士转行,是学术界的损失。

的确,投身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李宏烨,改行从事相声表演和相声创作,为众人带来欢声笑语,也算是美事一桩;再说,相声界像李宏烨那样既拥有工科知识、又爱好相声创作的高学历人才,为数不多,也许他的加盟,能够为相声届注入新鲜的血液,给相声界带来新气象。或许不久的将来,将有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升起,这不能不说是令人期待的事。

然而,冷静思考,博士转行做相声未免显得有点“任性”。虽说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这样的自由应该基于理性。相声可以给人带来欢乐和美好,但在分享艺术之前,要先有物质基础和社会安定来做基奠。只有社会发展了,人们才会有闲暇的时间去娱乐。而社会的发展需要许许多多像李宏烨那样的高学历人才,在自身的研究领域开展学术研究,进行学术创造,推动社会进步。如果博士们都像他那样,改行从事其他行业,那就造成了人未能尽其才。所以我觉得博士转行有点“任性”,是国家人才的损失。博士属于最高学历人才,应该在自己所擅长的工科领域创造出一番业绩,而不是跳槽到别的行业,重新开始。

况且,国家培养一个人才,是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有人做过一笔账,“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乃至博士,培养一个孩子至少需要70万。”何况李宏烨还出身于名牌大学,殊不知,家人与社会对他寄予了多少厚望,工科领域多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虽然我国目前在教育上的投入不如其他国家,但也已经逐年提高,正在加大。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博士转行专业不对口,其实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从当前的社会现状来说,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经济与科技都处在发展阶段,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正是用人之时,博士转行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缺乏了像清代林则徐那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实在不值得称道。如果李宏烨真心热爱相声这件事,就应该从小学起,而不是等成为博士后放弃专业再转行。

当然,我们也不失至始至终“在术业有专攻”的道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优秀分子,他们之中有辛勤耕耘在杂交水稻试验田里、力争亩产超千斤的农民科学家袁隆平;有在中草药中认真提取青蒿素、为数以万计的病人逃离疟疾魔掌而做出巨大的贡献的科学家屠呦呦。他们做到了术业专攻,学一行,爱一行,勇于担当和报效,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用自己多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学术研究和创造,为国家发展做贡献,是我们每个高学历人才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在需要与兴趣爱好中找到平衡点。

点评:作者开篇定向引述,分列不同观点,并旗帜鲜明提出自己观点。第二自然段,关照异己方,进行入情入理分析,说理中肯,富有分寸。接着,从“博士转行显得有点‘任性’,导致人不能尽其才”“博士转行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博士转行,是担当精神的缺失”三个层面,论证观点。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说理基础上,能适当例证,使论证更具说服力。此外,不时引用,彰显了作者的语言功力和文化积累。(指导老师 夏月香)

                           

“见义智为”是“见义勇为”的升华

                 闽清一中梅园文社  高三(2) 吴炜鑫

近日,武汉市颁发了《武汉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条例将旧版中“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表述剔除,鼓励和倡导人们 “见义智为”,这是更冷静、更科学、更量力而行的施救行为,是见义勇为的升华,更值得点赞。

不可否认,见义勇为,自古以来,被视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进步文明的表现,是社会道德的一种高尚品质。当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危险的时候,能挺身而出,伸手相助,伸张正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无畏的见义勇为精神,是侠肝义胆行为,自古以来被人推崇。再者,在社会道德滑坡、人心不古的今天,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更是社会正能量的释放,是至善至美人性的真实流露,是公德、良知、正义尚在的最好明证。相反,如果见义不为,见死不救,明哲保身,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为社会所不齿,是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批评和谴责的。

但是,我们也不无清醒地看到了许多“见义勇为”下惨痛的案例:见到有人坠楼,奋不顾身伸手去接,结果接人者自己也致伤致残;见到有人落水,自己不会游泳,却义无反顾下水,最后溺水身亡的不止一人;见到有人抢劫,不顾危险,挺身而出,结果勇者却身负重伤或壮烈牺牲。这样的“见义勇为”,让我们付出了更加惨重的代价,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沉痛的代价让我们作出了更加明智的选择,那就是我们要从“见义勇为”上升为“见义智为”,即我们不提倡在困难、危险面前一味地“勇”,不提倡不讲科学、不讲策略、不讲方法地”盲”勇,而是要“智”为,让施救行为更有成效、更科学、更合理,思考以最小的代价、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成功,并摒弃那种“越壮烈越英雄”的误区。其次,我们在救人时、在重视别人生命时,也要关照自身生命,理性地对待自己的生命,这是见义勇为的基本常识与价值底线,也才是真正的施救行为,这才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家庭的负责,对亲人的担当。

其实,在历史层面来看,我们不无欣喜地看到古人见义“智”为的行为,孔子面对子路一味地“尚勇”,曾言:“‘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司马光砸缸,更是见义智为的明证。既救了人,要保全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见义有为。

因此,笔者在此呼吁:舍己为人、见义勇为者是英雄,没有舍己却救人于危难更是英雄,更应该称颂、表扬。在突发事故中需要“见义智为者”,时代也需要“见义智为者”,

从“见义勇为”到“见义智为”,是实实在在的人道主义的进步,是一种人性的回归,更是一种升华。

点评:这是一篇富有思想见地和深度的佳作。作者在对“见义勇为”还是“见义智为”的二元选择中,不偏废一方,进行武断判定;而是结合历史背景,进行中肯、切实地分析,并在例举对方不足中,顺理成章地确立并升华自己的观点,即要“从见义勇为升华为见义智为”,才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和人性的要求。思路走向清新,脉络转承有致。且能引经据典,可见是有所读书和积累之人。

(指导老师  夏月香)

闽清一中梅园文学社   高一(1)班李钰辉

人生如行舟,轻飘飘的就容易迷失方向在偌大的海洋里,需承受以一定的重量,方能平稳前行。

那么,何为承受呢?是一种顽强的毅力吗?是一份超然的心志吗?它是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坚强。它是贝多芬“世界不曾给我欢乐,我却为世界创造欢乐”的豁达。它是杜甫“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的淡然。它是......

承受既如此不易,又为何要去承受呢?一位大家曾言,人生就像心电图,如果一帆风顺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挂了。由此观知,承受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承受我们得以成长,因为承受我们的心志得以磨砺,因为承受我们的人生才丰富多彩。常言道: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花盆里长不出苍松,不就印证了这个道理吗?

承受意义非凡,但要如何承受?

李白,一代诗仙,选择了化苦难为动力的承受式。面对满席的盛宴,他却停杯投箸,难以进食。怀才不遇,愤愤不平,让他无所适从,但他是睿智的,并没有从此“漂泊”,而是选择了承受,用苦难给“小舟”增重,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的高歌,成为一代大家。

贾谊,文才超众,二十多岁就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料仕途坎坷,触犯权贵,怀有远大的时政抱负却难以施展,屡遭贬谪,抑郁而终。同是苦难,选择承受与否,结果截然不同。贾谊纵然文才斐然,却没有把苦难放到“小舟”上的勇气,逃避承受,令人叹惋。

马克吐温说:“强者蔑视困难,弱者仰视困难。”是的,唯有强者才能承受苦难,敢于为“小舟”增重,在人生的浩瀚大海上乘风破浪,达到成功的彼岸。

浩瀚大海茫茫无边际,人生亦然,承受苦难的质量,扬起勇气的风帆,勇往直前,定能尽情享受航行之乐!

      点评:本文采用递进结构,层层追问:为什么要承受人生的苦难?如何去承受人生的苦难?在层层追问中,直指人们的内心。因而文章也有了厚重感。而对诗句颇为自然的化用,对名人名言的巧妙引用,也使文章文采飞扬,厚重而不沉重。 (指导老师  郑雪玉)

生活需要灵活变通

闽清一中梅园文学社   高一(12)班  赖思淇

生活需要灵活变通,这样才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美国一植物园的管理员选择奖检举者而不是罚偷盗者。这两种选择本质上并无不同,但前者却能起到更好的监管效果,这就是灵活变通的好处。

变通是什么?变通是做同一件事时选择灵活的方法而不走寻常路,是跳出定性思维的巧妙思考与运用。变通能带来成功。我国物理学家杨振宁因热爱物理而执著地想成为一名实验物理学家,但屡遭挫折。他最终选择了变通,凭着对物理学理论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这是灵活变通的结果。如果他选择了“一撞南墙不回头”可能就不会收获今天的成功。他的这一决定是经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没有盲目转型,而灵活巧妙的变通,这也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变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折。外国一盲人在牌子上写“我瞎了,请帮助我”得到的帮助却廖廖,一广告设计师修改了他的牌子“春天来了而我却看不到”立马激起了群众的同情心。标语的本质内容没有改变,设计师只是灵活变通了一下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生活往往如此,多思善思,灵活变通,抓住事物的重点,对外在进行灵活改变,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折。

变通的种种好处难以一一列举,但一味固执带来的后果却是显而易见的。项羽垓下战败,固执地拒绝了回乡的建议,自刎江边。不可否认,他是一个铮铮好汉,但为什么不选择灵活变通重新崛起,而选择了自绝生机呢?如果他选择了变通,他也许就能坐拥天下,保护他所爱的人了。

生活有时就像凝结的冰,学会变通,将它融化,就又会变成生机勃勃的清泉;生活有时也像生了锈的铁锁,学会变通,将它涂上润滑油,就又会像新买时一样灵活方便。生活需要变通。变通并不改变事物的本质,只是做一件事情的另一种方法,只是同一个字的不同表达意思。

生活需要灵活变通,在遇到问题时要多思善思,敢于变通,那么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

点评:本文思维较严谨,分析较透彻。语言凝练有力,较多短句的运用,使文章流畅,观点鲜明。并且运用了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指导老师  陈景键)

【记叙文】              

我的数学老师

福建省闽清一中梅园文社  高一(3)班 许建文

要在此前说明的是,现在当我写这作文的时候,夜已经深了。长夜虽漫漫,我已失去了调笑的兴趣。只是记叙一些似水流年里,为我所记住的的人和事。

我记得,瘦小的老师执粉笔负手立于讲台;我记得,眯缝着眼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歪斜的笔体;我记得他的眼镜反射着白芒;我记得那个刚逝去的酷热的暑假,我有一个很逗趣的数学老师——无法可想的——除却这个不甚雅观的词汇,再找不到什么来形容他了。

当他走上讲台,最先惊艳到我们的是那一笔功力非凡而又如稚童般的板书。我们都忍着笑,老师却一语道破了真相:“看得懂吧,看不懂就说,你们别看很难看,我也是正练着的。不过瞧着——大概也就这样啦,将就。”他却尤其将那“练过了的字”强调出来,登时,满堂哄笑;也在老师自嘲的笑里,时间慢慢地消融了——也无所谓的,这样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理由,而汇聚一堂课上的人,在回忆里,仿佛刹那之后,又要奔向各自的前程——都在这笑里,一次次的笑里,消融了。

当时,说函数的奇偶性的时候,他说:“奇。”于是就将一手高举,另一只手如夹着一只鸡般下放着;他又说:“偶。”于是又如同祈雨或做广播体操一般,将两手高高举起。后来,我们又说指数函数的图像,于是他又运用起这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站——趴——躺”你瞧,也就是三种图像了。他喜欢同我们谈数学史,谈那些具怀逸兴壮思飞的天才;却在我们遇着难题,不胜哀怨时说到:“你们以为这些怎么会做啊,都是练出来的。天才呀,哪来那么多天才?又不是大白菜!成绩啊,”他说到,到这儿都要躬身低头,敲一敲黑板,背着手、仿佛充满睿智地说到,“多是背出来的。”我们固然仰慕天才,却不吝于做“努力”的天才。看在这“智商”为推诿的哀怨里,却是一条多么坦荡的,光荣的荆棘路。

那时候老师还总喜欢对我们吹牛,或者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为勉励。

他说,他高中时醉心于数学,他废寝忘食地从初中课本琢磨起,发疯地记下一条又一条的定理公式、一题题的巧妙解法;忘情地泡在图书馆里,醉心于数学这天才汇集的海洋,日日夜夜……我仿佛看到夜的影子掩盖了老师不算伟岸的形容,仿佛是在漫天星斗的映衬下,少年划着小桨在无涯的大海里追寻,那些巨人们不死的头颅在低语和着咏叹……

我听着总是幻想这样一种境地,那是决然不同的人生吧!进取的、拼搏着的人生,充实的,不应有恨的时光,我是向往的啊!我于是愿从这失掉梦的泥沼里出来,不再彷徨吧,唯“依前圣以节中兮”。

然而抒情如此,老师他嘞,也只是一个只教了我一个多月的、颇具喜感的数学老师。可有时,伤怀于失利而更意气消沉时,眼前仿佛闪过一道白芒——好像他厚厚镜片的闪光——又想起了我那逗趣的数学老师。

想来日后大抵是见不到他了吧,却也不必伤感。聊作一文,兹以纪念。

点评:文章选取数学老师的几个经典片段进行描述,突显其逗趣的一面,同时夹叙夹议,饱含思念之情。语言风格独特,文笔自然不造作。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将逗趣的数学老师描绘了出来。(指导老师  杨超)

我的外公

福建省闽清一中梅园文社 高一(3)班  黄冰容

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正和外公闲适地坐在院子里,沐浴着夕阳的余晖,青蛙在池塘中不停的抱怨着夏日的燥热,天空中几颗忽闪忽现的星星引起了我的好奇,我向外公询问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外公也耐心的为我解答。

人们都说梦是不切实际的,我的梦似乎也有些远离现实,但我却希望美梦也有一天会成真。我的外公并不是那么和蔼,严肃的脸上一丝其他的情绪都发现不了。他那张对谁都板着的脸与他圆滚滚的身材看起来有些不搭调,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敬畏。他平时不太与人交谈,总是一个人坐在后院的长椅上,什么也不做。好几次看见他孤单的身影我都想去陪陪他,但按照他的性子,肯定会说:“有时间还不如多去看点书。”事实上他也这么说过,那时我认为外公对我是不耐烦的。

有一年父母都在外工作,就把我托付给外婆照顾。而我也转学到了离外婆家只隔一条河的学校。正巧又赶上了县里举行画画比赛,每个学校都要选几个人参加,我作为学校里唯一一个学过画画的学生,这个重任也就毫无疑问地落到了我的身上。

因为难得参加这么大型的比赛,老师就对我进行了魔鬼式的训练,几乎霸占了我所有的空闲时间,即使是热爱画画的我也厌倦了这样无休止的练习。我以因写字而肿了个小包的右手为由,希望能在外婆身上找到些安慰,却不巧被路过的外公听去了,在我以为他要训斥我没用的时候,那张一成不变的脸似乎有些动容,开口的却是:“那就不要画了。”我以为这只是外公难得开的一个玩笑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到了中午去上学的时候,外公却出乎意料地出现了,并和班主任在交谈着什么,因为上课铃,我错过了窃听的机会。但我很快就猜到了——我前脚刚踏进教师老师后脚就进来了并说道:“我们换个人来画画吧。”场下一片猜疑声,只有我一副假装镇定的样子。

傍晚回到外婆家,我没有急于询问事情的经过,只是跑到院子里,找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安静地坐在他身边,一句话也没有说,看着那张如平时一样严肃的脸我竟觉得多了一分慈爱与和蔼。

那一个夏日的夜晚,我和外公坐在院子里,天上没有星星,池塘里没有蛙声,我问外公为什么会去找老师,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沉默,但我却觉得他给了我最好的回答。

点评:全文以“我做了一个梦”开篇,梦境里黄昏时分已是繁星点点,“我”与外公闲适地坐在院子里聊天。然而笔锋一转,回归现实,外公是与众不同的,他总是板着脸很严肃,让“我”想要接近却不敢上前。全文通过叙述一件小事表现了外公对“我”无言的爱,结尾又与开头形成鲜明对比,但亲情更显浓稠。此时无声胜有声,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本文虚实相生,疏密相间,语言流畅通顺,情感真挚可人。(指导老师   杨超)

给老师的一封信

福建省闽清一中梅园文社  高一(1)班   池美琴

亲爱的许老师:

您好!

缤纷九月,叶落飘香。前几天我在翻看初中时的周记时,无意中看到了那首自己写的名《狗尾巴草》的小诗,于是我又想起了您……

“没有油绿的嫩叶/没有迷人的芳香/却那么惹人喜爱/悄悄凑近她/闻到春的气息/轻轻抚摸她/触到春的柔软。”老师您一定还记得这首小诗吧。当时您对它可是赞赏有加,但是直到现在我才明白隐藏在您微笑下的良苦用心。

记得那时一次叫“寻找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您让我们周末回家去寻找春天,并拍摄下来再配上一段文字。当时的我对诗迷的狂热,于是我就以狗尾巴草为题材,尝试着用诗的格式写了一段文字,再配上网上搜的狗尾巴草的图片,然后就将它发送给您。

星期一的早晨,您来时带了一脸的微笑。我知道您一定是看了我们的作品,很满意才会如此高兴。当您从我身边经过时,您用温柔的语气对我说:“那个《狗尾巴草》是你自己写的吗?”我被您突然间的问题弄得有点紧张,但我看到您春风般的微笑后,放松了许多。“是的,自己写的。”“用诗的格式来写,非常有创意,以后可以继续。”您说完这话就走了,但您的微笑却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头一次写诗就被人表扬,我真是受宠若惊!

您走后我那好奇的同桌就凑过来问我写了什么,我回答是狗尾巴草。“春天也有狗尾巴早吗?”同桌的一句话把我吓愣了。这时我才意识到您布置的作业有“找春天”这一项,可是我找了吗?没有,那全是我自己的想法。

为了证明春天是有狗尾巴草的,我疯狂地找遍了每个角落,但在春天的世界里,始终没有找到狗尾巴草。当我向事实认输,情绪失落时,我想起了了您。您博学多识,对身边的事物了如指掌,您一定知道春天是没有狗尾巴草的,可是您却只字不提,反而表扬我,您这么做一定是有您的用意的,对吧?

老师,现在我毕业了,当我再回首那件事时,我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您是在呵护一棵刚萌生的幼苗啊!也许您也不太接受这违背事理的作品,但您为了不让我对这刚萌生的新意失去信心,您选择表扬我、鼓励我!

老师,不管未来的路是怎样,我始终会保持对语文的热爱,因为这是我报答您最好的方式!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池美琴

2016.9.23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副标题

ABUIABACGAAg2fOf2gUoprvm1wEw0A84tQo

闽清一中由新中国成立前的闽清天儒初中、文泉初中和毓真女中几经分合搬迁、熔冶升华而成,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1966年前即为全省重点中学之一,1993年9月被确认为首批省二级达标学校,1999年9月转制为独立高中,2015年3月被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