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一中梅园文学社学生作品选登(五) 光 荣 榜——闽清一中2017—2018学年“读名著·写书评”获奖名单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9-13 09:40 闽清一中梅园文学社学生作品选登(五) 光 荣 榜 ——闽清一中2017—2018学年“读名著·写书评”获奖名单 一等奖(25篇) 高二(9)鄢龙滢 《灭亡与觉醒》——评《家》 高二(9)黄欣容 《矛盾的本质——对立统一》——《红与黑》书评 高二(8)李泽俊 《孤独流淌,百年守望》——评《百年孤独》 高二(8)刘洁琳 《反抗与黑暗对撞的悲剧》——《红与黑》书评 高二(8)严燕平 《人性的觉醒唤起社会的复活》——《复活》书评 高二(8)王可璇 《一路都是离情》——评《我们仨》 高二(8)祝泳琪 《放下傲慢,澄清偏见》——《傲慢与偏见》书评 高二(8)陈瀚 《孤独守望》——评《龙族》 高二(9)罗华楷 《压抑与灰暗》——评《人间失格》 高二(9)谢汶霖 《灵魂的救赎与治愈》——《摆渡人》书评 高二(9)罗晓倩 《治愈人心的良药》——评《解忧杂货店》 高二(9)谢均佳 《拥有希望即可自我救赎》——《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高二(1)刘欣 《道德流放》——读《无人生还》书评 高二(1)余子琳 《英雄——圣地亚哥》——《老人与海》书评 高二(2)蒋惠颖 《脚下是六便士,抬头是月亮》——评《月亮与六便士》 高二(3)陈婉菲 《读<活着>有感》 高三(4)池婧思 《认真对待,是彼此的救赎》——《解忧杂货店》书评 高二(5)陈思睿 《用脚行走,用心识途》——评《文化苦旅》 高二(6)杨晓娟 《卑微如草也要活得坚韧》——《活着》书评 高二(6)许贺强 《在风暴中等待坚强与善良的品质》—评《呼啸山庄》 高二(7)黄榕桂 《为活着本身而活着》——《活着》书评 高二(7)纪星辰 《城内人与城外人》——读《围城》有感 高二(10)夏童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读《先生》 高二(11)汪如琰 《时代的镜子》——《红与黑》书评 高二(12)陈韵如 《满月山河空念远》——《陶庵梦忆》书评 二等奖(26篇) 高二(8)罗吴迪 《品阅读之趣,悟人生真谛》——评《哈佛家训》 高二(8)鄢仁榛 《爱黑暗森林的微光》——《三体II》书评 高二(8)谢昀昊 《为生命喝彩》——评《热爱生命》 高二(8)黄栩灵 《以骑士姿态反抗的灵魂》——评《红与黑》 高二(8)刘可佳 《温暖情怀与坚韧人生》——评《我们仨》 高二(8)郑琳 《注重小事追随本心》 高二(8)陈鹤年 《读<三体有感>》 高二(8)邱琳泓 《人性之不可缺——唯美的阴暗》—《三体》书评 高二(9)罗晓倩 《治愈人的良药》——评《解忧杂货店》 高二(9)林鸿丽 《琉璃般的透明与纯粹》——评《边城》 高二(9)马方婷 《听从你心,无问东西》——《无问东西》影评 高二(9)许洛梃 《活着就是一件丰富多彩的事》 ——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高二(1)陈昊航 《仙境不只是梦境》——读《爱丽丝梦游仙境》 高二(2)龚丁林 《带上感情,一起成长》——评《小王子》 高二(3)黄榕清 《不同的岁月都是一份成长》—《雨季不再来》书评 高二(3)陈忠毅 《坚强活着》——读《活着》 高二(4)许敬烜 《为活着本身活着》——《活着》书评 高二(4)龚泗捷 《嫌疑人X的献身》书评 高二(5)张瑞凤 《幽默下的情思》——《围城》书评 高二(5)黄婕妤 《真实感人的不朽之作》——评《简爱》 高二(6)俞采芬 《一寸光阴不可轻》——评《我的人生感悟》 高二(7)黄雨薇 《国难当头的世间百态》——评《四世同堂》 高二(7)刘子婧 《我们仨,一个家》——评《我们仨》 高二(11)罗美珠 《影子,幸福的幻影》——《偷影子的人》书评 高二(12)黄庄灵 《茶花女》书评 高二(12)林冰倩 《活着的本身就是意义》——《活着》书评 三等奖(21篇) 高二(8)池林洁 《山里人,那清远的山歌》——评《边城》 高二(8)刘杰灵 《中国的新英雄》——评电影《战狼II》 高二(8)刘康平 《人情张张薄,世势如棋局》——《兄弟》书评 高二(8)罗海涛 《评<平凡的世界>》 高二(8)许浛 《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评《活着》 高二(9)邱梦怡 评《追风筝的人》 高二(9)聂若琰 《观神秘巨星》有感 高二(9)陈倩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浮生六记》书评 高二(9)林玉滢 《世界一隅的纯情》——评《边城》 高二(9)刘媛 《给成人的童话》——《解忧杂货店》书评 高二(1)刘文欣 《为你,千千万万遍》——评《追风筝的人》 高二(2)王雨昕 《百年的孤独,百年的世界》——读《百年孤独》 高二(3)刘丽华 《在白夜中行走》 高二(4)包增珍 《<我们仨>读后感》 高二(4)黄梦洁 《从围城看社会》 高二(5)张嵘禹 《以现代视角看三国纷争》——评《三国演义》 高二(6)梁晓丹 《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品格》——评《平凡的世界》 高三(7)张池杭 《简爱》书评 高二(10)张利森《质朴的桃园世界》——读《边城》 高二(11)余婉渟 《在现实中的不断沉沦》——《骆驼祥子》书评 高二(12)林丽君 《<人性的弱点>书评》 政教处、语文组、图书馆 2018年4月16日 【读名著·写书评】一等奖作品选登 1.满月山河空念远 ——《陶庵梦忆》书评 高二(12)班 陈韵如 《梦忆》所记多为明代社会风俗人情的杂事,书种种世相。后人评其文章立意,可与《清明上河图》齐观。 甲申国难,陶庵披发入山,著书为文。他将故国哀思倾注笔端,语义平淡,而情思更显悲切。序中有言:“遥想往事,忆即书之”;“偶拈一则,如游旧经,如见故人”。故国不复,故人已亡,所以慰藉,亦不过文章笔墨而已。书中每一则皆是文字寥寥,后来读者却可从中窥见其情之切,其痛之深。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张公傲骨高情,蕴于其间。 陶庵博闻广见,书中所录题材涉及奇人异事、民俗风味、名山大川等诸多内容。虽取材于世俗之内、市井之间,读来却别有超然出尘之雅韵。他精于琴、茶,精赏鉴、精戏曲。如《闵老子茶》一文笔触诙谐,生动有趣。张公深谙茶艺,自称“水癖茶淫”,此番张、闵相遇,他不报姓名,至生出一番趣事来,亦使二人因此定交。再如《绍兴琴派》与《丝社》两则,读来自得雅趣,其精于琴,亦称知音。 此八卷中,记录晚明风俗,细大不捐,多为琐事,陶庵“忆即书之”,若非情切,岂能详尽若此?每思及此,悲慨太息,几欲堕泪。 此书核心之篇为《扬州清明》,篇末句:“南宋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而余目盱盱,能无梦想!”自古美人喻君,张择端作画,有“西方美人之思”,陶庵作文,亦有此情思。“能无梦想”之叹,所思正是大明王世。此一则直抒其情,直可撼击人心。陶庵作文,常以无心之笔写其真情,《琅嬛福地》中“有明陶庵”四字即类此,看似无心,实则情切,故国之思溢于言表。 “数去更无君傲世”,陶庵之“傲”如菊如梅,凌霜傲雪,“清极不知寒”。他舍下一身荣华,隐于剡溪山,用笔墨筑起一个大明,将心血凝于毫端,书尽故国万千气象。纵使他人不解,“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他亦不生丝毫退缩畏惧之心。便如秋菊,“高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他在《自为墓志铭》中写道:必也寻三外野人,方晓我之衷曲。举世无知音,他便只有在前朝寻觅,如此却也难得一点慰藉,更为之添一分哀凉。 书名《梦忆》,陶庵自谓“痴人”,皆以“梦”之名,发黍离麦秀之悲,遥想平生,凭吊故国。风俗人物之趣,亦不过为衬其怀思,平添一腔悲痛。 张公既殁,傲骨犹存,其坚节不屈,当以世代永传。《梦忆》所著,亦不唯世俗之事,其所流芳,更在其精神昭昭,留与后世无尽财富。(指导老师 林蓉珠) 2.灭亡与觉醒 ——《家》书评 高二(9)班 鄢龙滢 长篇小说《家》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它以细腻生动的环境描写、平白直接的人物对话、构思巧妙的故事情节以及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向读者叙述着一个正在崩坏的封建大家庭全部悲欢离合的故事。 正如作者所说:“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在封建吃人礼教的压迫下、在五四运动新思潮的鼓动下,《家》孕育而生。它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的腐朽,赞扬了进步青年的反抗精神,“宣告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来向一个垂死挣扎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诉”。这样的思想主题在当时那个新旧社会交替的时期势必会引起一些进步青年的强烈共鸣,并促其从蒙昧中觉醒,这无疑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小说看似仅描写高公馆这一封建大家庭的各类封建势力对新生命的摧残、各类性格迥异的青年的抗争,实则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是对血泪相融、爱恨交织、有形斗争与无形斗争共存的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历史的真实再现。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语言强劲有力。那一幕幕悲剧式的情景,也引发了我们的怜悯之心、悲愤之感。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并且富有深意。通过蛮横的专制者高老太爷对他人的压迫、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丫头鸣凤和长孙媳瑞珏的死亡等来激发矛盾、激化矛盾,从而逐步将这个大家庭引向必然灭亡的结局。其中以三少爷觉慧和大少爷觉新的形象最为典型。 觉慧作为大家庭的“背叛者”,有自己的思想,决不屈从于封建势力,他清醒地意识到:“死囚牢就是我底家庭,侩子手就是我底家族”。最后他怀着炽热的心毅然地跨出了家的“牢笼”。这一幕不仅宣告了他个人的胜利,更宣告了旧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以及新时代必然觉醒的大势。鲁迅曾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面对旧制度的压迫,觉慧选择了爆发,而觉新却走向了灭亡。处在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觉新渴望自由的愿望破灭了。他一面阅读新思想的书报,一面过着旧式的生活。他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催生了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又迫使他牺牲自己的幸福而成为封建家庭麻木的傀儡。觉新这一人物又何尝不是当时受旧制度荼毒而做出毫无意义牺牲的青年的代表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觉新这一形象刻画入木三分,将封建制度腐化人心的恶毒进行深入剖析,以至于说是现代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典范也不为过。 小说中颇为不足的是将觉慧的行为举止描写得太过偏激,甚至刻薄。他对觉新的屈从一味地冷笑嘲讽,从没有考虑到身份和家庭对觉新的束缚有多么大,也没能想到觉新因他而受到叔婶们多少的冷眼和嗤笑。这想必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作者个人的人生经历所致。 家,原本是温暖、幸福的港湾,而巴金的《家》却打破了表象,将当时那赤裸裸的真相暴露在读者面前,给当时的读者反抗旧制度的勇气,又给予当代的读者了解历史的机会。总的来说,《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成功之作。如果你的心想经历一次激荡,请你拿起这本书,“且看生活的激流”把你“载到什么地方去”!(指导老师 夏月香) 3.矛盾的本质——对立统一 ——《红与黑》书评 高二(9) 黄欣容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诞生。《红与黑》的情节围绕着出身低微却颇有才干的青年于连的生活经历展开,通过对于连人生历程的描述,作者猛烈抨击了法国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和卑劣,真实地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真实状况。 《红与黑》从书名到线索,从人物到故事,无不充斥着各种对立。 首先,表现为红色军旅与黑色教会的对立。那个时代,风云变幻,拿破仑惨败于滑铁卢,被大革命推翻了的波旁王朝实现复辟,平民青年通过个人才智而飞黄腾达的道路即被堵塞。书中的主人公于连生于这个时代,目睹了社会上的残忍与不公,但他内心的远大志向从未泯灭,他立志向拿破仑那样,凭借身佩的长剑、通过驰骋战场的胜利摆脱卑微贫困的地位。可面对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像于连这样的有志青年,却只有一条出路:当神父。当于连见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场无聊的纠纷中被一个小小的教士所击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神父就有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他的思想便被“当神父”这个强有力的信念给攫住了。他苦心研究神学两年,将拉丁文《圣经》倒背如流,也因此获得一个踏入上流社会的机会——在德•瑞那家担任家庭教师。但他心中对拿破仑的狂热崇拜和对帝国时代的缅怀从未被埋没,他的激情时时于不经意的言行举止间显露。 而我认为,本书中最大的对立是平民阶级与上流社会之间的矛盾。于连是平民阶级中最突出、最富有才干的青年代表,可出身低贱的他进入上流社会,却不得不使用一些下流的手段。怀着对荣誉和财富的渴望,他第一次跻身上流社会,是通过与德•瑞那夫人的勾搭通奸;他真正置身于上流社会,是通过处心积虑地勾引侯爵的女儿玛特尔,从而获得骑士头衔、领地和封号。于连以孤傲的性格获得了某些人的青睐和赞赏,却招来更多人的敌视和仇恨。那些自称高贵、出身贵族阶级的人,千方百计地给他的成功设置阻碍,以至于粉碎于连的前途,将他送进法庭。于连的命运,便是平民阶级与上流社会之间矛盾所致。 在本书的结尾,于连脱去了他所有虚伪的面具,他真正看透了这个社会的阴谋和伪善,他痛斥、咒骂着这一切,在与陪审官的对话中,他说:“即使我的罪没有这样重大,我看见也有许多人,不会因我的年少而怜惜我,他们愿意惩罚我,借我来惩戒一般少年—出身微贱,为贫穷所困厄,可是碰上运气,稍受教育,而敢混迹于富贵人所谓的高等社会里的少年。”阶级的对立终结了他的生命,一个桀骜灵魂不平凡的轨迹不再延续,这是一个人的不幸,更是社会的悲哀。 红与黑的主题在于连身上既对立,又融合,在不断地交战、妥协与渗透中将人物的命运层层铺开,将作品的主旨推向顶峰。本书以于连的爱情经历为线索,实则为一部政治小说,社会的矛盾不公在于连身上集中体现,阶级的对立通过于连展开斗争。红与黑,两种色彩蕴含无限意义。(指导老师 夏月香) 4.一路都是离情 ——评《我们仨》 高二(8)班 王可璇 我对钱钟书先生不甚了解,仅限于小小的一本《围城》与日常听到的只言片语,更罔论杨绛先生了。读《我们仨》,起初纯粹是由于封面那树叶一样的纹理,那片暗哑的黄。事实证明,《我们仨》确实是一本温情但又悲情的祭文。 全书分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写的是“梦”。 在这个很长很长的梦里,杨绛先生使用梦境式的虚幻技巧实写人生,但生离死别的痛楚仍旧从纸上缓缓溢出。钱钟书被“上面”接走,自顾撇她而去。杨绛先生在这段最痛苦的记忆里,奔波于水路古驿道的小船与女儿钱媛所居住的医院,带来彼此的消息。她说“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但是“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她只知道“我心上又绽出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巨大的悲恸隐藏在血泡中,在杨绛先生的心上反复滚磨,磨成一个个老茧,留下岁月无法抹去的酸涩的痛。在先后痛失爱女与丈夫后,她“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一道往回扫去。”文字看似平和,剥开却是血淋淋的一路离情,百岁老人离别的寒意扑面而来。 第三部分则是杨绛先生对几十年来一家三口坎坷但也平淡的生活的细细描摹。他们一起在国外留学做学术,在国内相互支撑着走过文革。一路上打打闹闹,钱钟书的孩子脾气,女儿钱媛的聪明可爱,他们不求名分不求富贵,总是能从艰苦的岁月中找到些许的乐趣,”一家三口抱成一团,基本没有社交生活,像一个温暖的小孤岛,与外界维持最稀薄的人际关系”,就这样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尽管杨绛先生将苦难一笔带过,将欢喜细细描摹,一个个铅字透露出的美好背后仍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浓浓离情。 杨绛先生没有说教,没有用大量华丽的词藻修饰,只是行云流水地讲述一家三口这么些年走来的苦与乐,描写了一个读者不了解的钱钟书,不知道的钱媛,以及那些年黑暗的政治,更告诉读者:家庭是心灵的庇护所。但没有生离,只有死别,这样的思念到底有多深,才能将梦里的幻觉记得一清二楚;将失去亲人,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助表达得真实可感,直击心灵。未见一悲字,但字字是悲,温情的外壳下却包裹着一路离情。 杨绛先生说,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因为人间没有永远。她说她在思念她的家,她的“我们仨”。(指导老师 夏月香) 5《孤独守望》 ——评《龙族》 高二(8)陈瀚 “你年少的时候,是否有过孤独而热血的梦?”在《龙族I》的扉页,字句如是问道。或许这便是这部小说最为深刻的主题,孤独而热血,热血中孤独。 《龙族》能够真真正正打开我心灵的大门,被幻化于我内心深处的世界接纳,不仅是因为它跌宕起伏的剧情、广阔宏大的背景和细腻华美的文笔,更是因为这本书中,有一种无处不在的孤独感,仿佛净尘出世,又似幽深悲伤,抑或缠绵悱恻的孤独感。 写作本身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时常幻想,写下深藏在心底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寂静无他人,也许是一个温和的午后,慵懒的阳光轻洒纸页与墨迹。我猜想,作者江南至少是在类似的意境和心境中,才得以描绘出如此深邃黯然的孤独。 孤独,这在书中被称作“血之哀”的东西,是龙之血脉与生俱来的悲恸。主人公路明非,他的孤独来自多年悲剧式生活的潜移默化。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不知所踪,他被寄养在婶婶家,受尽不公的对待和冷嘲热讽。没有朋友,也不怎么受同学待见。他平庸,唯一的特长是打游戏;他卑微,喜欢的女孩从始至终也不曾在意过他。每当他坐在废弃的天台,遥望深夜天幕下灯火通明繁华盛大的中心城区时,也许都在想着自己的孤独。可笑的城市,再繁华,于他不过空城一座。路明非正像他曾提到的那束光:“一束光从宇宙这头跑几百亿年才能跑到那头,中间要经过很多很多星系,但是只有在地球的时候才能遇到人,但是光经过地球连一秒都不要,几百亿年里只有一秒钟会遇到人,那才很奇怪,对不对?” 同样的,《龙族》中的孤独感存在于其他角色身上。恺撒·加图索的孤独,是无人理解他对残酷现实的叛逆,深爱的母亲逝世后,掩埋在他心底的一切成了不解之谜;楚子航的孤独,源于那个雨落狂流的暗夜,他失去了自己曾厌烦却始终深爱的、拼尽全力保护他的父亲,也来自那个龙王假扮成的、似曾真实却不曾存在的他唯一爱上的女孩,夏弥;青铜与火之王诺顿浑浑噩噩在人世生活多年,直到前来寻找他的弟弟死去,才恍然发觉自己早把过去遗忘;大地与山之王耶梦加得与哥哥芬里厄在尼伯龙根中相依度过千年岁月,始终不愿吃掉他化为死神海拉…… 或许整部小说都只为表现孤独,所有的人物都在孤独中守望。守望的是什么?或许是些遥不可及的梦,是他们在绝望的深渊边缘拼死挣扎想要抓住的光芒。正如昂热校长已逾百年依旧坚持活着,只等有朝一日为牺牲的战友们复仇;正如黑王尼德霍格沦落千年辗转世间,誓要苏醒杀死所有背叛者。《龙族》这部小说描写的每个角色,他们的痛苦、追求和偶尔拥有的、来之不易的短暂幸福,都那么触动人心。虽然小说的背景是架空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魔幻世界,但所有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想,都那么真实,书中的孤独正是现实中的孤独。《龙族》让我懂得,人生总是孤独的。人们常说:“一个人要自己走完自己的人生路。”倘若把人生路具象化,那幅景象会是怎样的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答案。对我来说,那应该是一个虚无的空间,没有山河壮丽,没有花木点缀,只有空荡的浩大天地,只有脚下的一条路和一路相伴而来却终究淡去的身影,只剩我一个人;背景是黑是白,还是淡蓝映衬,路是典雅的青石路,喧嚣的水泥路,还是幽深的林中小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湮没一切的荒芜,和孤寂的踽踽独行。如果终归孤独,又为何前行不止?因为我在孤独中守望。孤独的人生路上,谁都在守望,守望着自己的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守望着自己的星辰大海,诗和远方。 所以我愿,终有一日与未来相晤时,会感激自己曾经在孤独中的苦苦守望,能不悔自己走过的寂寞煎熬。(指导老师 夏月香) 6.压抑与灰暗 ——评《人间失格》 高二(9)班 罗华楷 读罢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我的心里充满了压抑与悲哀。这是一种无泪可流,却让人渴望大声呼喊的悲戚。佐藤千夫评价太宰文学时所说的“彻头彻尾的绝望”大抵如此。 大庭叶藏(主人公)的一生无疑是悲惨的。这与太宰治的一生颇为相似。自小,叶藏就显得与他人格格不入。而其卑贱甚至达到奴性的性格缘此养成,基本也注定了其人生的悲剧。观其一生,叶藏一直试图迎合他无法理解的“人类们”,却又在放纵中跌入了酒、色的深渊。 《人间失格》之伟大,在于其予精神压抑者的理解与抚慰。 “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满着耻辱”“只是一切终将逝去”“我彻彻底底成了一个废人。”太宰治构造了叶藏走向毁灭的路途,为整书注入了灰暗的基调。不难理解许多曾有抑郁心理之人在读过后泪如雨下的经历,因为《人间失格》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给予他们“感同身受”的寄托与慰藉。而这种凭介正是抑郁者们所渴求的。 纵观全书,太宰一直着重描绘着一种“丑角精神”。打小,叶藏就仿佛为他人而活着。这与太宰自身一直践行者的“利他主义”无疑相契合。而《人间失格》一书最为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对“丑角精神”的放大与摧毁。正是这样全心意践行着“丑角精神”的主人公,遭到各种打击而死去,正象征警示着那些如叶藏一样的人。在内心苦闷懊悔时,他们选择独自承受,从而卑微地活着,一步步走上自我否定、毁灭的道路。事实上,所谓的“扮丑”、“利他”,无非是在掩示不堪一击,不愿面对生活的自我。如同蚕蛹一样一层层地包围着自我,最终,叶藏死在了自我封闭的室息中。 《人间失格》伟大之处更在于其对于一个略带神经质的人眼中“不可理解与融入”的人类世界带来的全方位的警示。叶藏的悲剧,究其原因有很多。书中的老板娘将其归结于一句“都是他父亲不好”,而不单于此,市井混混崛木正雄的诱引与商人“比目鱼”的丑恶嘴脸,乃至于良子的纯真无瑕都是一个青年走向腐坏的催化剂。叶藏一直在向世界示好,而这世界却一直不断地将人性的丑陋与低下展示给本就脆弱的他面前。诚然,叶藏自身的性格也起了很大作用,但他对这人世并非全盘失望。在数日不归之后,来到家门口的他目睹了静子母女与兔子嬉戏的情景,他想: “真幸福啊,她们俩,可我这混蛋却夹在她们中间……朴实的幸福,一对好母女……我也祈求神能赐给她们母女俩幸福。” 他,叶藏,何尝不渴望幸福呢?可是转瞬即逝的真善美与长久裸露的丑恶,让他自甘堕落于酒精、女色、毒品、下流漫画里,终于在二十七岁时走向毁灭。 可能是一种疾呼,更或许是一声哀鸣。这就是走过短暂一生的鬼才太宰治通过《人间失格》所传达的。(指导老师 夏月香) 7.英 雄——桑地亚哥 ——《老人与海》书评 高二(2) 余子琳 正如他所言,他的心,即使是血淋淋地被挖出,也可以不竭地跳动几个小时。那股奔腾在他体内的热血,年少时灼热燥动,年老时,汲取了大海的冷静,岁月的沧桑,在依旧灼热的同时,更多了智慧和豁达。 《老人与海》不过薄薄的一本书,我花了几个小时看完,却花了很长时间思考。思考那位老人,思考他身上什么让我奉他如神明,思考他为什么在如此凄苦的情境下,依旧如少年一般悍勇无畏。海明威一再言明,他只是要写一个故事,写一个英雄,写一段传奇,无他。 那么,英雄,是什么?是否你伏尸百万,血流千里,把功勋建立在枯骨上,便是英雄?是否你悍勇无双,天下无敌,独立绝顶傲视人间,便是英雄?是否你广济天下,宾朋四海,一呼百应号令群雄,便是英雄?不是,这样的人,可称之为虎将,高手,君王,却不能担得起“英雄”二字。英雄,他的光芒不来自于他的功勋,而来自于他的精神一一那种精神,包含着对艰难险境的强烈征服欲,包含了对强手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宽容,包含了对世间名利的不屑一顾,是足以救赎一切生灵的太阳般的存在,由此便可尊敬的称一声一一英雄。 桑地亚哥,年迈的渔夫,无功无业,我却真心地愿唤他一声——英雄。他也许不自知,他所有的自信也不过是让他认为自己是一条汉子,一位出色的渔夫。就是这点可怜的自信,也在现实的吹打下摇摇欲坠。他对于险恶的大海始终是跃跃欲试的状态,如战士面对敌人时那样的莫名兴奋,饱含征服欲。作为渔夫,他最强大的对手,便是海,他活着的意义,便是每日每夜地与海展开无休止的搏斗。桑地亚哥在三天三夜中,抗争的不是那条始终末露面的大马林鱼,而是莫测广阔的海一一他不知道会游出多远,他不知道此刻平静海面下是否暗潮涌动,他不知道在远离陆地的茫茫水域有什么可以依靠一一三天三夜的细腻描写,已将他的抗争过程缓缓叙述。老人毕竟年迈,他一直重复着一一但愿那男孩在就好了。我想,在一次次自语背后,是他那竭力与寂寞和无助周旋。海,这样强大的对手,年迈的桑地亚哥,打败了他。纵使大马林鱼在归途被鲨鱼追食,我也坚信着老人在这场战役中是胜者,他明知无望,却还全力敲打着凶残的鲨鱼,永不言败,永不言败,这是英雄的姿态。 老人与海的这场战役,固然是他成为英雄的主要缘由,我却想说,桑地亚哥身上远不止这些。我一直很感慨,他从头至尾,都不曾将鱼将海将大自然视为猎物,而是将它们视为对手。他说,鱼是这样高贵、强健的生灵,是我们的兄弟,我却要将他们宰杀,真是悲哀。他说,幸好我们不用杀星星杀月亮杀太阳,不然该怎么办。他说,嘿,兄弟,我们一起战斗——兄弟是大马林鱼,敌人是一群群撕咬的鲨鱼。他们随心地说出这些的时候,我感叹这份对于自然的崇敬,对于对手的尊重。只有英雄才有。英雄正是如此,不仅打败了敌人,更征服了敌人,从心灵上让敌人屈服,自愧不如。老人尊敬自然,没有人类自以为是的狂傲,谦卑的同时挺立着不服输的脊梁。自然是明白的,所以老人永远以平等的位置与强大的自然对峙,我想,自然和海也都尊敬老人吧。 最后,老人拥有的成为英雄的基石,是一份从容淡定。也许,这必须要有时间的检验,是最难得到的。人往往要到了“鬓已星星也”,才能体会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到了老年,人又被更强大的时间击败了,空有淡泊,缺了血性,不过是仙风道骨,轻飘飘地,已无法再登顶英雄之巅。老人,桑地亚哥此时出现的频率最高的名字,已是这个沧桑迟暮的词。他凄苦无依,也如平常老人般,会为了年轻后辈的勃勃朝气而露出欣慰微笑;他年迈体弱,手劲不如过往了,瘦弱干瘪了,可看他竟在面对自己一生的对手大海时,还是展现了不输于年少时的悍勇血性,他如海龟,外表已老,心脏、血液还是那样灼热强健。英雄不老,英雄不败。 桑地亚哥以他的勇敢、谦卑、淡泊,多少年来成为口口相传永不褪色的英雄传奇。英雄当如是,不论何时,唇角永远扬着自信的笑。举手投足间,自有一份无需攀比的风度。英雄的心,跳动着,与每一个人的心共振,让每一个人瞬间沸腾。(指导老师 许炜) 8.脚下是六便士,抬头是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书评 高二(2)班蒋惠颖 “多少人只是抬头胆怯地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寻那赖以生存的六便士?”是抬头仰望月亮还是低头捡起一枚六便士,这是选择理想亦或是现实的问题。选择六便士的人多如牛毛,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挣扎徘徊的也大有人在,却少有人像书中的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一般,一头扎进理想里,从此再未回头。 斯特里克兰本是一位平凡的银行职员,为了追寻心中对画画的热爱,留下一张“晚餐准备好了”的字条后,便毅然决然抛下家庭与事业,舍弃一切离家出走,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从伦敦漂泊至巴黎,几年后自我流放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最终感染了麻风病全身溃烂而死。当斯特里克兰看见月亮的那一刻,从此眼中便只剩那清冷又炙热的月光,再无空隙留给脚下那一地的六便士。 不得不说,斯特里克兰这样的一个人物,是很难令人心生好感的,甚至会令人感到有些厌恶。他自私、冷漠、狂妄,爱情在他眼中低贱如蛀虫,友人在他眼里也只不过是讥讽挖苦的对象,对责任恩义也毫无感觉。他仿佛一个真正的朝圣者,心无旁骛,画画即是他心中唯一的圣地,在画画面前,任何事物都只是羁绊甚至累赘,只有画画才是纯粹的。正如他所说:“我必须画画,正如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也正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为画画而生的疯子,我欣赏他。为了不负心中的热情与理想,他可以疯狂到贫困交加而依旧自持骄傲;疯狂到千万人说他画的一塌糊涂,他却依旧相信他的画作就是无上艺术;疯狂到即使施特罗夫对他欣赏有加,在他看来也是不懂他笔下的艺术。他是被上帝选中的天才,伟大而孤独。这也恰好印证了文末罗伯特牧师所言:“上帝的磨盘转的慢,却磨得极细。”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理想是一把双刃剑,要想实现理想势必要放弃一些弥足珍贵的东西,很多人就是在挣扎的途中,放弃了。我们都明白,只要月亮你会饿死,只要六便士你会活得庸俗,若是想二者兼得,便会陷入这样一种困境——月亮你够不到,六便士你嫌少。 月亮也好,六便士也好,都是美丽且重要的。每当我对梦想充满狐疑、失去信心时,总能想到有人正如斯特里克兰般很卑微很拼命地在努力着,在面对自己人生的愿望上,都是彼此的同路人,都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舒展而努力的人。(指导老师 许炜) 9. 认真对待,是彼此的救赎 高三(4)池靖思 解忧杂货店,因杂货店老板浪矢老爷爷为来信者排忧解难而闻名。一开始收到的也只是孩子们恶作剧的问题,但浪矢爷爷仍用心回复,这在一般人眼里简直不可思议!但他却说:“不管是骚扰还是恶作剧,这些写信的人,和普通咨询者是一样的,人的心声是绝对不能无视的。”结果,正如浪矢老爷爷所料,那些用心回复的答案真的对当年恶作剧的孩子起了决定性作用。浪矢爷爷深谙人心的秘诀就在于“认真对待”四字。
10.用脚行走,用心识途 ——《文化苦旅》书评 高二(5)班 陈思睿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用他文化的积淀与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写下的“旅行手记”。他走过的地方,满地生花;他膜拜过的地方,都散发着历史的芬芳。他用文化将一尊尊僵硬的雕塑化为灵动的生活。《文化苦旅》是在完成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救赎之路。 《文化苦旅》中的旅途,并不只是对美景的追求,更是内心的历练。作者不爱走寻常路,道士塔、天柱山等“冷门”景点是他的最好,这些地方往往需要拔山涉水才可到达,但也就是这样才可引起与古代文人的心灵相通,到达共同行走于不同一处的情感契合。 余秋雨作为文化大家,并不局限于对美好河山的赞美,更有对中国文化更为深层的理解。他认为,中国最伟大的建筑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它的水流不像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它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江间母亲,只知贡献不求回报。作者的思想之通透、见解之独特不愧为大家气象。语句清新,使人如沐春风,又言之有物——乃此书的独到之处。 这本书,带人走进当年,体会古人的情趣。我们学过很多的诗词,却可曾真正读懂他们的内心?行走,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古代官人的身上并不只带有政务和商情,还带着一双锐眼、一腔诗情,在山水间周旋,与大地结亲。古代将军也不只有一身猛劲,他们的世界除了兵戈铁马,也有花前月下和散落在战场上的铁汉柔情。在那时候,文化不是奢侈品,是日用品,每个人都拥有它。《文化苦旅》将今昔事物对照,超拔俗世,到达跨时空沟通的寄托点。 此书是中国文化的渗透,但绝不是中国文化的概括。这一篇,那一章也都是对最渺小一脉的精彩拓展,但其实谁都是渺小的,无数渺小的组合,才成就伟大的气象。《文化苦旅》就是如此。 《文化苦旅》像一个喘着粗气的老人在诉说着我们曾经的家园。祖国的意气风发和惶恐败落都牵动我心,但文化却始终不曾中断。苦旅不是衣着褴褛背井离乡的流浪,而是真正的心灵上的远行,它饱含着记录者的痛苦和国家曾经承受的伤痛,这是真正的文化苦旅。(指导老师黄碧珍) 11.卑微如草也要活得坚韧 ——《活着》书评 高二(6)班 杨晓娟 《活着》一书主要描述了主人公福贵一家由地主沦为穷苦百姓后的遭遇,作者以平静的口吻叙述了一个个悲伤的故事,但一次次生死离别又让读者意识到生命之珍贵。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冷漠的书。每当生活有一些好转,福贵尚未来得及享受来之不易的温存,死亡便将那一点点喜悦撕扯得粉碎。作者似乎不愿给苦命的主人公任何一丝怜悯,如同猫逗弄老鼠一般,一次次给他希望,又一次次将其推入万丈深渊。似乎要用这样的方式令其痛不欲生。 同时,这也是一本温暖的书。主人公面对所有的折磨,都没有服输。父亲气恨而亡,他颓废了几天,便振作起来,痛改前非,好好经营生活;儿子有庆被抽血至干而死,他发泄一通后,失魂落魄地埋了儿子,安慰妻子和女儿;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而死,他连走进放尸体的屋子的勇气都失去了,确仍没有失去希望;妻子得软骨病病死,他虽悲伤,却没有倒下,反倒欣慰妻子走的安安静静,没有痛苦;女婿二喜工伤而死,他便与外孙相依为命,辛勤劳作;最后,外孙苦根也因吃豆被撑死,离他而去,他虽心怀愧疚,悲伤不已,却始终没有放弃。无论遭遇怎样的折磨,福贵总是有着惊人的求生意识,这让我更加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或许在没有接触过这本书之前,我对于“活着”这个词并没有太多的体会。但通读全书后,细细品味过精彩而伤感的故事,经过悲伤氛围的洗礼。“活着”在我眼中不再是单纯的一个词语。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它意味着面对生活中各种重压绝不妥协气馁,决不轻言放弃;它意味着珍视生命,即便卑微如草也要生生不息。 我想,像福贵那样遭遇种种不幸也任然坚强而乐观地活着,在当今这个生活条件优越得多的时代,我们绝没有理由自暴自弃,更没有所谓的“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只要有勇气,再痛也可以活的精彩。 当历经一切,失去一切,活着便成了唯一的奢望。衰老的福贵和老牛在夕阳下并肩而行,生命在他们的每一丝皱纹中发光。 卑微如草也要活的坚韧。(指导老师 黄碧珍) 12城内人与城外人 ——读《围城》有感 高二(7)班 纪星辰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 这句话在作品中以人物引用外国谚语的形式出现,似乎是不经意,却又画龙点睛地作为开头,使“围城”这个比喻贯穿全书。钱钟书用形象的比喻阐释了深刻的道理,用“城内人”和“城外人”这两种矛盾的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对成功的不断追求和对追求到的成功随而来之的厌烦这两种矛盾心理。 小说以方鸿渐的视角,记叙了他青年时期陷入教育、感情、事业、家庭、婚姻的围城,最后以婚姻破裂收场的人生悲剧。城内人和城外人之间的矛盾和转换,交织着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了《围城》,构成了人生万象。 围城效应存在着永恒的困惑和困境,涉及到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的生活的困境,那是否因为如此,就对追求梦想感到疲倦,干脆放弃冲出城的执念呢?这样的想法太过片面,朱熹说:“人之为事,必先立志以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事。”甘于平庸,人生的意义何在? 因此,我们应该勇于化解围城的矛盾。方鸿渐不断渴望冲出围城,却一次次进入另一个围城的悲剧的原因,是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构成了他性格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其中之一是他怯弱、迷茫,缺乏对抗悲剧的力量。他因为怯弱没能把握与唐晓芙的感情,在三闾大学受人排挤和诽谤却无力相争,选择逃避又糊里糊涂与自己并不爱的孙柔嘉结婚。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城都有意困住他,只是他一直未认清所处的形势,无论作为城内人还是城外人都缺乏对抗围城的勇气,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 在思想开放、追求个人发展的今天,我们都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命运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我们都有能力化解围城的矛盾心理。在追求梦想之前,要权衡利弊,客观分析形势,做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心理准备,在对达到的成功感到厌烦想要改变时,要思量再三,预计可能造成的后果,把握住机遇。 在小说结尾,身心俱疲的方鸿渐以狼狈不堪的姿态冲出婚姻的围城,只是为时已晚,何时再陷入围城也未可知。无论身为城内人还是城外人,理性看待、冷静分析、正确抉择、敢作敢当,那座寄托了美好愿望,为不懈努力的城就不会是困在自己的枷锁。(指导老师 叶晓芬) 13.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读《先生》 高二(10班 夏童 “先生”一词在当今,不过一种称谓,若言复古,则释义颇多。言及千古,唯有近代之年,它作为对教师的敬称,落下字字辛劳和心血。 《先生》一书并非对那些民国初年的先辈背景的白描,一字一句中落下的是当时——个混乱的年代中,教育界的一辈人踽踽独行,踏出民国教育的体系。 它不但是一种称呼,更是一种修为。 书中十位民国教育大家,他们的名字于我或熟悉或陌生,但不妨碍细读后由他们的独特、关于人的独立与自由的追求给予我难掩的动容。 在历史书中知晓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八字奠定中国大学的根基,让学生通过辩论,让新文化自然占领旧文化的阵地。他的谦虚好学、平易近人、和面对政治压力时的不屈服,令人深深折服。也许正是一位愿意倾听、傲骨铮铮的校长打下了基石,北大才是如今的北大。 为人熟知的胡适先生,被陈丹青誉为“全社会的影响”,称他为“几乎改变了整个中国的文化”之人。他所倡导的思想文化,历过百年风霜,至今在教育文化的丰碑铭刻。他的“容忍便是自由的根源”,把一份包容大气留在绵长的教育之路上。 更有为教育倾其所有、“一百年未叫醒中国”的马相伯先生,只为学子打造安静学习家园、平素“我从众”关键时果决的梅贻琦先生,倡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竺可桢先生…… 他们落下一卷隽永。 而在当今,我们往往面临师生间的矛盾,是何时,挂在嘴边的“老师”变为了行同陌路?有人叹息现行的教育制度,叹息信息时代的纷杂、学生的态度……但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不完美,我们才更需要如这些先生一般,站出来、说出来、写下去。也只有如此,教育的星星之火才会绵延百世。 习教国民、言传身教,即便是模仿、少数智慧的碰撞和启发,都是一份火光,渺小,却永存。 诵读《先生》一书,于我而言更多的是感慨,是对未来想立于三尺讲台梦想的坚定。这些先生们的背景,让人听见的、看见的,是民族的正面。 正如范仲淹先生曾言: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指导老师 叶晓芬)
| 闽清一中由新中国成立前的闽清天儒初中、文泉初中和毓真女中几经分合搬迁、熔冶升华而成,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1966年前即为全省重点中学之一,1993年9月被确认为首批省二级达标学校,1999年9月转制为独立高中,2015年3月被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