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神话还是现实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2-02-29 19:39 近十几年来,素质教育在中国教育界堪称叫得最响、影响最大、也流传最广的教育观念。表面看来,似乎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成为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而且,各地的积极宣传,让人觉得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形势一片大好(不可否认素质教育在实践中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与此同时,似乎又存在另外一种人人皆知、但人人都不愿捅破的暗流——在大部分地区,真实的教育实践却又是另外一番情形——应试教育一如既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人们不得不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好像谁不拥护它就是在倒行逆施;另一方面,教育实践却又不得不遵循教育实践自身的法则与逻辑,使现实与素质教育所标榜的相去甚远。 可以说,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说,素质教育只是一种神话而不是现实。问题是,为什么素质教育是一种神话?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神话?素质教育难以实施,是因为教师的观念转变不到位么?是各级领导没有真正重视起来么?还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尤其是评价体制改革跟不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该是到了对素质教育进行冷静地反思、总结的时候了。如若不然,教育改革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仍然会继续主导人们的头脑。这既不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也不利于教育自身的发展。当然,本文丝毫谈不上系统地总结,只是有感而发,抛砖引玉。 笔者认为,造成素质教育难以实施的原因,观念不是最根本的。因为,对教育改革来说,观念的转变固然重要,但转变观念仅仅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并非决定性的因素,并不是说人们有了某种观念,就能自动地转化成行为,就有动力、有决心按照这种观念去做。观念的落实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观念永远是空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另外,对大多数人的行动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还是生存的逻辑、利益方面的需求、各种工具性的需要,而不是应当如何的价值观念。我们许多人就是教育中人,我们都知道素质教育的好处,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未必按素质教育的理念来行事。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我们在批判应试教育的弊端、倡导别人来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孩子,我们同样还是让他老老实实地做应试教育的忠实的适应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和一般家长一样把分数看成头等重要。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升学还是第一位的。这个时候,综合素质被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观念已不起丝毫的作用。 说领导对素质教育不重视,这也不符合事实。应该说,自从素质教育被官方采纳并通过行政力量在全国推行以来,各级领导从思想上总的来说还是重视、欢迎的。鉴于素质教育的大量优点,很少有人从主观上去轻视它,更不用说去有意抵制和阻碍素质教育了。许多地区、学校的领导从实际中也扎扎实实地作了大量工作,希望能把素质教育真正推行下去,让老师和学生从“暗无天日”的考试牢狱中解放出来。毕竟从根本上革除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于国、于民、于己都是有利而无害的事情。可事实上做得到吗?现实的情况是,中小学还在玩命地抓升学率,应试之风没有丝毫减弱,择校、择班仍然趋之若鹜。 说相应的教育体制改革跟不上,笔者认为,这倒有些道理。任何大规模的教育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都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素质教育不是对应试教育进行边边角角的修补,而是一种从内在的教育价值观到具体操作方面的全方位的转换,因而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改革。其中,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人们最为关心的是评价体制,因为评价就是直接的导向、杠杆。如果评价体制不改,分数仍是衡量一切的最终标准,是决定学生“生死”,衡量教师教学成绩、领导工作业绩的唯一尺度,那么素质教育的种种理想(全体性、全面性、和谐发展、注重综合素质等)也仍无法兑现。所以,许多人认为,当前的教育评价体制是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瓶颈,只要评价方式改革了,不那么看重分数了,或者不再专注于学业成绩而是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了,那么,素质教育就可以行得通了。但笔者觉得问题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一方面,从技术上讲,素质教育遇到的一个难题的确是在评价上。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测评,不像衡量学习成绩那样来得相对客观、精确;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即便素质教育解决了评价这个难题,但只要基础教育在实践中不得不把选拔功能放在第一位,只要对学生来说能否升入更好的学校、能否在同等竞争者中胜出仍然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只要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要而这又直接关系到人们能否取得更好地生存的资格(对许多人来说,考不上大学几乎就意味着没有任何出路),一言以蔽之,只要社会和个体都不得不把教育的工具性功能放在第一位,那么,崇尚教育的本体性职能、把促进全体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的素质教育就是不可行。至少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分城市和农村、不顾高度发达地区和极为落后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素质教育注定是行不通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有些发达地区,素质教育实施起来可能容易一些,因为生存机会相对较多,人们不必把赌注全部压在应试升学上,实在不行,还可以另谋出路。而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素质教育真的是一种华而不实的东西,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对绝大部分农村的孩子来说,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一生只能当入不敷出的传统农民或者是到处受气的现代民工,生活就意味着苦苦挣扎、无可奈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竟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升人大学,更何况农村的孩子考同样的大学要比城市的孩子多付出几十分到几百分的努力,他们所面临的竞争简直达到了惨烈的程度。从农村出来的孩子都知道:他们宁愿不要身心的全面发展,更不怕营养不良,只要他们能摆脱贫穷和苦难,只要他们靠读书能改变命运,他们就愿意读,就会拼命地读。就目前而言,应试还是许多学生求得日后发展的唯一机会,生存的需要和逻辑压倒一切。君不见,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大学又成了高中教育的继续,数以百万计的专职考研大军丝毫不亚于高考冲锋时的壮观场面。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之所以碰壁,从深层意义上讲并不在于各种观念的、体制的、重视程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尽管这些因素也不同程度地起着作用),而在于我们当前还不具备全面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来说,素质教育不过是一种神话。 既然如此,素质教育就完全没有意义了么?我们是否应放弃素质教育,转而继续提倡和拥护应试教育?笔者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实际上,神话也有神话的功用,关键在于怎么看待它,怎么把握住素质教育对于中国教育的真正意蕴。关于素质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素质教育是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在帮助人们检讨应试教育的弊端、反思教育存在的问题、昭示教育应然的走向上发挥了积极、巨大的作用。或者说,它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出了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但素质教育本身既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实践模式,更不是迈向素质教育后中国的教育就万事大吉、从此可高枕无忧了。事实上,它的批判、映照作用远远大于建设和创新。 第二,素质教育所标明的理想和信念无疑是教育永远值得追求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它所表达的是教育应然的理想,但决不是当下的教育就能做得到的,尤其不可能是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实践目标。当然,教育是需要理想的,是需要些乌托邦精神的。但如果把这种乌托邦精神错认为是现时的选择,当成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的指南,那么,同样也会适得其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比如,如果在基础教育中,某个学校、校长真的按素质教育所标榜的理念、标准来管理学校、教育学生,用大量的精力去发展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升学率却提不上去,那么,这个学校的生存空间可想而知,我想不会有太多的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来。毕竟,对个体来说,生存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对社会发展来说,历史的逻辑和道德的逻辑不能统一也是常有的事。 第三,尽管素质教育的终极理想不能马上实现,甚至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尽管应试教育在现阶段仍然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就应该安于现状。教育显然是需要改革、改善的,只不过这种改革、改善应该是渐进的,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付出代价,也需要各种条件的支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教育改革在理解上存在两种明显的误区:一种是认为教育改革可以一蹴而就,在一夜之间旧貌换新颜,原先长达千年的应试传统及其背后的价值观、社会基础似乎一下子就能革除掉,完全替换掉。另一种误区是认为教育改革是教育者自身的事情,忽视了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外在制约,人们过多地从教育内部来谈论教育应当如何。实际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源上讲很少是教育内部的事情,要想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绝非只靠教育内部的变革就能奏效的。外在的社会环境、各种管理体制、经济状况等不发生质的变化,教育的改变与超越无异于空中楼阁,拽着自己的头发想飞上天。另外,教育改革同社会发展一样,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付出代价就能实现美好的理想无异于天上掉馅饼。而需要付出哪些代价,以什么样的代价来换取教育的预期目标,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第四,透过这场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运动”,人们应当从中吸取点什么呢?笔者觉得有以下问题值得人们深思:在全社会都为素质教育而欢欣鼓舞、推崇备至的背后,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和思维定势在社会生活和教育发展中仍然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呢?为什么在其他社会实践领域普遍由道德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的今天,在教育领域,人们的乌托邦情结和宗教情怀却如此严重呢?决定中国教育改革的主导性力量和逻辑究竟应该来自何方?反思一下以素质教育为代表的指导当前教育改革的众多教育理念,想想这些就是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么?既然教育作为一种高度文化性的事业,那么中国教育自身的文化特色、文化根基和文化路向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摒弃口号式的、运动式的、造神般的做法,让教育扎扎实实地立足于中国社会历史的真实河床,真正担当起传承文化、绵延人类精神的使命?…… 关于素质教育,人们已说得太多,但我们仍然不得不继续诉说。因为中国的教育改革不光是面对几个大城市或几个发达地区,也不仅仅是需要激情和理想,更不能众口一词、失去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中国的教育改革也需要面对地区和经济上的差异,需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冷静的思索,需要聆听不同的声音。 上一篇校长的角色
下一篇人生需要放下的8样东西
文章分类:
教师频道
| 闽清一中由新中国成立前的闽清天儒初中、文泉初中和毓真女中几经分合搬迁、熔冶升华而成,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1966年前即为全省重点中学之一,1993年9月被确认为首批省二级达标学校,1999年9月转制为独立高中,2015年3月被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
|